mVkA5gxcj3RaNv9XmIG5-1080x720.jpg

  先補個背景介紹:

  1. 沒玩過《返校》,但知道是跟白色恐怖背景有關的校園恐怖遊戲。
  2. 抱著政治驚悚片的期待看首映,中後段開始哭,整體評價蠻好看。
  3. 看完首映後去補了遊戲實況影片,大致了解一些遊戲與電影的差異。
  4. 二刷返校,比較有餘力注意在其他細節,所以發現了一些瑕疵,但情緒張力還是夠,我是用我流的眼淚來判斷的。(到底是有沒有這麼愛哭)


  --- 以下有雷 ---



  《返校》在遊戲推出時就受到許多玩家的好評,除了詭譎陰暗的恐怖氛圍,和精細巧思的美術風格設計之外,拼湊出的劇情真相也讓人津津有味,讓許多人開始試圖了解和面對台灣過往的歷史故事。
  電影版也是看中了這條特殊的主線劇情,希望透過影像的傳遞,將當時威權統治下的白色恐怖,以及人們對自由的美好嚮往,呈現給更多一般大眾。

  所以《返校》電影的軸心就是這個,你要說它是「政治」也好,或者精準一點的說,它想藉由講述一個白色恐怖時代的小人物故事,去推崇「記得與面對歷史傷痛」、「自由」等價值觀。
  這條軸心讓電影在改編劇本時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取捨,最明顯的就是它把遊戲中「台灣民俗」的元素大幅刪減,腳尾飯、香爐等物件不存在,鬼差的形象也做了大幅更動。
  另外,相較於遊戲可以用許多支離破碎的小線索,直到最後一刻才揭曉白色恐怖的真相;電影選擇從頭到尾都直白的講述,告訴你這就是白色恐怖的故事、黑色恐怖都是假的、自由很重要……諸如此類。

  我在初次看電影時並不覺得劇情有什麼問題,「惡夢」與「過往」的兩條線穿插敘事對我來說也沒有造成困擾,反而很佩服劇情可以用這種來回方式讓真相逐步清晰。
  看過遊戲實況畫面後,開始比較能理解部分網友對電影的批評,敘述太過直接飽滿而沒有留白,少了未知探索的懸疑氛圍。這是不是導演跟編劇「小看了觀眾的理解能力」?或許是吧,但若太過高估觀眾理解能力而導致曲高和寡,想必也不是電影劇組所樂見的事。

  此外,二刷後看到了許多技術上的毛病,一個是演員的演技口條,一個是有些嚇人的場景太過刻意而且依賴音效,這些都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也發現了幾個電影設計的巧思,換成軍警形象的巨大鬼差,機械式的重複著「檢舉匪諜,人人有責,顛覆國家,唯一死刑」的警告,宛如機器人般的聲音,讓我聯想到了「國家機器」。
  被「國家機器」的鏡子映照、自我審查之後,逐漸戴上麻布頭套而亡,除了呼應被抓走的人犯會戴上麻布袋以外,也是被迫剝奪生而為人的基本自由。相比那些未涉案卻戴著頭套的學生,雖然活著,卻要假裝看不到、聽不到、忘記一切、乖巧禁聲,活成國家希望他們活的樣子,喪失自我樣貌。


  再講幾個劇情。

  蠻喜歡魏仲廷與方芮欣為了躲管理員追殺,藏在小房間裡的緊張感,提燈籠的鬼差在門外徘徊時,從門縫透進來的光與腳步聲讓人忍不住屏息。
  布袋戲對決大戲也有種詭異而瘋狂的美學。
  活下來的魏仲廷回到翠華中學,與方芮欣陰陽兩界超現實書信穿越,張老師寫的那幾個字十分動人(遊戲劇本寫得好)。

  告密者章節後段講述方芮欣告密前發生的種種的事件,這邊時序讓我有點困惑。
  首先把以下內容都當成過往發生過的真實事件:神社約會之方芮欣教張老師彈琴;回家發現媽媽告密害爸爸被抓,大雨之夜方芮欣跑去張老師家,提到「明天」要去看電影;隔天撞見張老師彈琴,殷老師勸他遠離方芮欣的場景而誤會傷心;行屍走肉般地去找張老師說:你「這幾天」都沒有去畫畫,然後怒摔白鹿;心碎生氣之後跟魏仲廷借書,向白教官告密。
  在這些事件發生之後,方芮欣在早晨開心穿裙子去電影院赴約的場景,究竟要放在哪個時間點解釋?

  一、大雨後隔天看了電影,之後才發生殷老師勸退事件。但矛盾點是為何要把赴約場景描寫在幹掉情敵之後,一臉神清氣爽的赴約?
  二、大雨後隔天就發生了一連串事件,張老師在隔天就馬上疏遠方芮欣,沒有跟她看過電影,去電影院赴約也只是假想的夢境。

  這段因為揭露時間訊息而產生混亂的安排,還有最後方芮欣在禮堂救援魏仲庭的戲碼,讓我忍不住出戲。


  最後,明確在「不要忘記過去」、「珍惜自由」等價值闡述的《返校》,雖然因為過度強調而導致說教意味濃厚,但對我來說,這不減損電影帶給我的情感衝擊。
  
  「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看似在講方芮欣遺忘自己的罪行與造成的傷痛,實際上是想對更多歷經白色恐怖時期的人說,要面對過去、承認錯誤,才能繼續往前走。
  「總得有人活下去,記得這一切有多得來不易。」看似對魏仲廷說,事實上也是對更多活在這個世代的人說,你現在擁有的自由,以前有無數的人為了追求它而喪命,要好好珍惜。
  「妳是犯了錯,但不是妳害了大家,妳只是被利用而已。」為了情感私慾而告密的方芮欣,因為生在錯誤的時代,她的行為牽連了好幾條人命。幾十年前的台灣,當時又有多少人,因為告密檢舉而迫害了身邊的人,陷入自責與懊悔呢?

  每一個電影劇情中的關鍵對白,全都意有所指,令我忍不住陷入現實的映照聯想,而只要想到這些都是台灣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事,想像那些受難者的苦痛,深深的惆悵哀傷就這麼冒出來。
  
  很幸運能夠生活在一個自由的地區與時代,享受著自由與人權的美好果實。
  很開心台灣可以拍出這樣的電影。

arrow
arrow

    Allison艾厲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