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別相信任何人  


  《別相信任何人》這翻譯總覺得有種誤導或劇透的嫌疑(跟丹布朗的《大騙局》一樣),如果依照原文《Before I Go to Sleep》翻譯成「在我入睡之前」,或類似的名稱,讓觀眾在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觀看故事,或許會比帶著懷疑的眼光更加投入,也更能夠體會劇情峰迴路轉的樂趣。

  一直知道有這本小說,但直到看完電影才迅速把書啃完。
  兩者之間的主軸不變,但在許多細節做了刪改,少了許多瑣碎的鋪陳敘述,使電影的影像更豐富、劇情更簡練。

  最明顯的差異就是將克莉絲汀(妮可基嫚 飾)每天書寫的日記改成攝錄影像日記,將她每天獲取新記憶的感受,痛苦、悲傷、驚懼、或憤怒,透過影像更忠實的記錄下來。
  以及兩者的時間做了些微調整,小說裡的克莉絲汀失憶的時間更長(二十年),電影設定成十年,在人物的外表變化就沒有太明顯的差異。

  其餘差異因為會涉及關鍵劇情,還沒看過電影的請慎入。


  以下列舉部分小說與電影的差異(超劇透):

(一)

  克莉絲汀腦海中一閃而過的,關於攻擊她的兇手名字。小說裡的艾德,在電影變成麥可,並且和奈許醫生同名。
  在小說裡只是懷疑奈許醫生說謊、或是和老公班恩串通起來騙她,但電影設計了一個橋段讓這份懷疑更加驚悚:她看到了奈許醫生的本名是麥可,嚇得跳車逃跑,醫生追上去為她打了一針鎮定劑,之後解釋這是她在記憶模糊中將印象錯置,造成誤認的情況。

  不得不說這段營造的懸疑氣氛十分成功,透過這個橋段在觀眾心中埋下一個懷疑的種子,對奈許醫生開始沒那麼信任。

(二)

  關於克莉絲汀在治療期間與奈許醫生展開的曖昧情愫,小說裡是克莉絲汀單方面的移情和依賴,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而電影裡卻是奈許醫生自己也對克莉絲汀動了感情,還說這份情感在道德倫理(醫界倫理)是不被允許的,因此將她轉介紹給其他醫生。

  相較於電影中的情感慰藉,小說的奈許醫生就無情多了,不僅已有女友,而對克莉絲汀的諸多協助只是希望完成自己的論文研究,在面對克莉絲汀自作多情的感情時顯得尷尬而苦惱。

(三)

  最後發現一直待在克莉絲汀旁的丈夫班恩,是多年前外遇對象、也是傷害自己的男人所偽裝冒充的。
  而關於克莉絲汀與凶手的諸多往日合照,小說是真實的合照,在他們外遇期間拍攝的,但也因此就沒有婚禮的照片;電影中的合照則是合成照片,所以甚至有婚禮、婚紗的照片,貼在浴室牆上讓克莉絲汀每早都重新記憶一次。

  這些幾可亂真的合成照片,在克莉絲汀與好友克萊兒通電話發現身邊的男人並非真正的班恩後,克莉絲汀仔細端詳發現在合照的兩人中間有一條不太明顯的痕跡,因此判斷是合成照無誤。
  果然印證這年頭連眼見為憑的照片都無法相信了,因為PS的技術太強悍。

(四)
  
  在最後峰迴路轉的揭密設計,小說與電影的敘述順序與細節上做了一點更動。
  當克莉絲汀發現枕邊人班恩對她的所有隱瞞和謊言都是出自於最深重的愛時,她決定將日記的一切過程都向班恩坦白,接著在電影裡是順著攤牌之後的遭遇,也就是班恩發怒、克莉絲汀打電話向克萊兒求救後發現他是偽班恩,然後被抓回去、被刪除了一天的影像日記,隔天繼續最開頭的〝當日〞,準備前往飯店迎接最終攤牌的驚險逃生。
  小說則是在克莉絲汀坦白之後直接接續〝當日〞,並在飯店才發現她之後還寫了一星期的日記,將所有翻轉劇情的能量都積蓄在這一刻。

  相較於小說好酒沉甕底的峰迴路轉,電影選擇先在家裡呈現一段驚悚的揭密(此班恩非彼班恩),放鬆緩和一下情緒同時吊著觀眾的心,拉長懸疑感後,飯店又是一場驚心動魄、險象環生的脫逃打鬥,這種一急一緩的節奏十分扣人心弦,雖然因此犧牲了一點壓到尾聲才給予錯愕的驚喜感,但依然十分緊張刺激。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改編,但我就不一一指出細節了。


  最後值得玩味的是關於記憶的議題,相較於小說中的克莉絲汀到最後一刻浮現真正班恩的各種記憶,才想起「啊,我是真的深愛我的丈夫啊」的愛情取向,電影更加側重的是她與兒子亞當的親子羈絆。
  比如說她可以無意識的唸出以前與亞當的對話,一發現自己有過孩子的事實後,曾經當過媽媽的感覺就如同浮光掠影般回來了。

  讓她如此確信的原因是因為精準事件的記憶嗎?不是,是一種感覺、直覺、或身體的記憶。
  曾經血脈相連、孕育過一個生命的記憶,明明忘記了所有細節,卻貨真價實的存在於她的身心,甚至在她被麥可(偽班恩)抓住,放棄掙扎抵抗時,成為她一閃而過的信念與希望,最後才順利逃出魔掌。

  大概是想傳達,有些深刻的情感記憶,是烙印在心中,無法遺忘的一乾二淨的。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lison艾厲森 的頭像
    Allison艾厲森

    艾厲森夢遊仙境

    Allison艾厲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