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青春戀習曲.jpg

  大致上是一個少年為愛創作搖滾樂的故事。
  以下幾種人適合去看《搖滾青春戀習曲》這部電影:

  一、喜歡約翰卡尼,或是喜歡他導演的《曾經,愛是唯一》、《曼哈頓戀習曲》的人。
  二、對於西方搖滾樂略有研究,熟知1980年代西方搖滾樂團的人。
  三、在學生時期(曾經或現在就是)和朋友嘗試著組團玩音樂的人。



一、約翰卡尼

  導演約翰卡尼的電影都具備了幾個元素:「城市、音樂、愛情」,假如你看過他前面拍攝的電影,認為這類富有音樂文藝氣息的小清新生活故事很合胃口,那麼《Sing Street》(好啦其實我比較喜歡原文名稱)這部電影也可以列入觀賞名單。

  比較不同的是前兩部《曾經,愛是唯一》、《曼哈頓戀習曲》比較屬於大人式的戀愛,這部則是講述青少年那種青澀又迷惘的愛,對愛情仍舊是一知半解,一邊努力一邊摸索著前進,最傻也最勇敢的願意奮不顧身去冒險。

  另外一點是《Sing Street》在演員的選擇上又走回了《曾經,愛是唯一》的路,採用素人演員而非像《曼哈頓戀習曲》中那些已經知名的明星演員,少了卡司的賣點,《Sing Street》在宣傳和推廣上的確會有些吃力,但這可是個青少年的音樂戀愛電影啊,誰想看知名的人生勝利組去演繹你我在學生時代都曾有的狼狽和掙扎?使用素人演員不僅更自然沒有包袱,而且也更容易讓觀眾產生共鳴。

  或者換個方式說,《搖滾青春戀習曲》讓我哭了,《曼哈頓戀習曲》沒有。


二、西洋復古搖滾樂

  由於背景設定在1980年代,對於西方音樂沒有涉獵的我,在電影中談論經典樂團的幾個橋段中,難免會有一些無法融入的違和感,但若想成是西洋版《我的少女時代》那樣的電影,就可以大致明白電影打造復古場景所耗費的心力、以及熟知那年代的觀眾看到這樣的內容後所露出的心有所感與會心一笑。

  根據電影資料所言,電影收錄了怪人合唱團、杜蘭杜蘭合唱團、A-HA合唱團、衝擊合唱團、霍爾與奧茲合唱團、史班杜芭蕾合唱團、節奏合唱團等80年代當紅樂團的歌曲,電影也技巧性的讓主角受到這些搖滾樂的啟發,進而創作類似風格的歌曲,甚至連造型也都加以模仿,這樣明顯的跟風模仿大概只有在學生時代才能夠被原諒的,要進一步邁入商業營利行為鐵定會被狠批猛酸一頓。

  總而言之,對西洋搖滾樂有興趣的,也許可以從這部電影入門,認識一些經典傳頌的好音樂。


三、組團夢想

  大部分我們聽到的故事,是喜歡音樂的人開始熱衷於組團表演或創作音樂,接著在過程中認識同樣喜歡音樂的人,進而譜出戀曲。
  而這個故事卻反著來,主角先喜歡上了一個女生,為了和她有進一步的接觸而謊稱自己的樂團需要MV女主角,進而為了讓謊言成真而開始組團創作音樂。

  實在是太有學生風格獨有的傻氣了,從打算組團到最後登台表演,每一個過程都是青春,帶點笨拙的可愛。

  找尋團員、將自己的生活感觸寫成歌、不太懂要表達什麼意涵但總之就是類似那樣的感覺、和團員一起合作討論編曲,除了練團之餘的生活也逐漸變得緊密,知道做什麼事情都有人陪你一起,一起笑一起瘋、一起討論難以啟齒的困擾話題,那些年一起搭檔的好夥伴,那些年一起製造的好多回憶。

  假如你曾經組過樂團的話,大概會有許多記憶和感觸湧上心頭吧。我猜的。
  

  最後,或許有人會問,假如自己不是屬於上述任何一種的人,還可以看這部電影嗎?
  我會說當然可以呀,因為我自己也不屬於上述任何一種人。


※延伸閱讀:《曼哈頓戀習曲》別低估創作者的纖細敏感神經

arrow
arrow

    Allison艾厲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