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頓練習曲.jpg

  當初2014年底《曼哈頓戀習曲》上映的時候,周遭常看電影的朋友們拼命推薦,大概是認為這樣具有文藝氣息的小清新電影很適合我,殊不知我內心叛逆,別人愈叫我看我就愈沒有動力看,結果就拖到現在了。

  整體感想算是很好聽的電影,在處理人物情緒上使用歌詞表達的方式別有一種風味,就像是每個人聽同一首歌曲會產生不同的共鳴,觀眾在這些橋段中所獲得的理解也不盡相同,但只要是心思細膩、或者有過類似經驗的人,大致上可以抓住角色的心境轉折,理解他們的感受和決定。


  音樂部分最讓我驚豔的是開頭的第一首歌《A Step You Can't Take Back》,關於一個孤獨的人在地下鐵的寂寞哀傷,由女主角Greta(綺拉奈特莉 飾演)彈著吉他演唱了第一次,接著電影將時序往前描述音樂製作人Dan(馬克魯法洛 飾演)剛度過了最糟糕的一天,灰心喪志的他在酒吧聽到了這首歌,吻合心境的音樂打動了他,這時電影的第二次演唱,透過Dan的幻想視角,加入了各種樂器編曲伴奏,你才發現原來經過編曲後的歌曲可以有截然不同的立體和圓滿,搭配不同音軌的強調讓情緒更豐富,而透過這個簡單的橋段,也讓觀眾了解這位音樂製作人的才華。




  再來直接講女主角Greta的心境轉折吧,畢竟電影裡的歌曲都是關於她的愛情故事,看的過程裡忍不住感到很心疼,大概也是想起了關於自己的人生吧。

  跟著交往多年的男友Dave(魔力紅主唱 亞當李維 飾演)來到紐約,第一天Dave還表現的像是不能沒有女友的依賴小貓,結果不過一個月的時間他就和唱片公司的助理劈腿了。

  劈腿之歌是《A Higher Place》,大家都吃驚Greta怎麼好像有讀心術一樣,光聽了男友創作的一首歌就知道他劈腿,但我說其實前一首在錄音室的歌《No One Else Like You》就透露出一點蹊蹺。
  剛買完咖啡的Greta進來,兩人交談了幾句,其中Dave大讚抹茶的好,接著開始錄《No One Else Like You》這首歌,「I want to stay your friend」(我想當你的朋友)一句歌詞就能品嘗出微妙的突兀,這首歌是給Greta的嗎?好像是又好像不是,然後鏡頭帶到了一個黑色長髮女子,原來早在那時Dave就已經和助理米姆這個日本妹有曖昧情愫。

  前面讓Greta處在一種莫名的不安,但等到Dave回家和她分享他在洛杉磯獲得靈感而寫的歌《A Higher Place》「That's the dream to sing, the perfect girl, the perfect song」(夢想著為完美女孩唱一首完美的歌),再看了Dave因心虛而不敢直視她的眼神,她立刻明白這首歌的對象不是自己,Dave​​​​​​​將他對另一個女人的愛慕之意寫進歌中,還得意洋洋的和女友分享自己的傑作,聽在Greta耳裡是一種什麼樣的屈辱?這絕對值得一個火辣辣的巴掌,甚至多賞兩下都不為過。




  而無預警遭受背叛的人,深愛著對方多年的心還收不回來,於是Greta在酒醉時唱出了《Like A Fool》,並在Dave的手機留言留下了這段演唱,自嘲自己像個傻子一樣的愛著他。

  「And you have broken every single fuckin' rule / And I have loved you like a fool.」(而你打破了每一條他媽的規則,但我還是像傻子一樣的愛著你)

  戀愛不就是這樣,深愛著對方,即使他痛踩了你對愛情的底線,理智告訴自己要毅然決然的轉身,頭也不回的離開,卻還是切不斷綿延不絕的思念和情感。




  在手機留言聽見這首歌的Dave,忽然良心發現想要挽回,打了電話並留下語音訊息給Greta,希望她可以回電。

  Greta接著和眾人一起錄製了《Tell Me If You Wanna Go Home》這首歌,用甜美的嗓音唱出了被拋棄後的心情,對復合這件事的質疑:
  「If you're taking me home / Tell me if I'm back on my own」(如果你要帶我回家,告訴我,我是否又將獨自一人?)

  復合困難的點之一,就是當初造成分手的問題是否還存在。
  陪著Dave到紐約打拼的Greta,依附在男友的明星光環之下,當Dave為了自己的音樂事業必須各地奔波時,Greta只能一個人守著男友回家,更遑論極具知名度的Dave伴隨而來的大量誘惑,還有前車之鑑的劈腿紀錄,這些層出不窮的大刺卡在Greta心裡,即使復合也會埋下隱憂,種種不安全感和負面情緒總有一天會將她吞噬毀滅。




  專輯殺青派對之後,看著製作人Dan偕同他的前妻和女兒一同開車離去,Greta的眼神滿是失落,於是內心忽然軟弱了起來,想找個人陪伴而傳訊息給前男友Dave同意見面。

  這時要提到整部電影最重要的一首歌《Lost Stars》,它在電影裡出現三次。
  「are we all lost stars / trying to light up the dark?」(是否我們都只是迷失的星星,試著點亮這片黑暗?)

  其實我不太理解歌詞的意義,單看歌詞實在很不像甜蜜的情歌,有點像是懵懂的少年少女在一片迷茫之中互相依偎著取暖,又有點像對著逝去的事物哀嘆。

  第一次是Greta在他們交往期間唱的,獻給Dave的聖誕節禮物,這時只有吉他伴奏,是首很文藝清新的抒情歌,儘管對未知徬徨但把握當下相愛的時光,試著努力做些什麼讓未來更美好、生活更有意義。

  第二次是Greta答應前男友Dave見面後,他們彼此分享分開的時間做的音樂,其中Dave拿出來獻寶的就是經過編曲後的《Lost Stars》,但卻被Greta澆了一桶冷水。
  Greta說Dave改編後的版本已經失去了這首歌的靈魂,它將原本的抒情曲變成搖滾流行曲,剝奪了纖細的韻味而添加譁眾取寵的元素,喪失了歌曲的原意。
  Dave邀她去現場看他表演,聽他唱這首歌;Greta要求他不要這樣唱這首歌,希望他用原本的方式唱。

  第三次就是Dave的現場表演了,這邊的Greta的反應非常耐人尋味。
  Dave在開場前說他要用原創作者的編曲來唱這首歌,拿了把吉他伴奏,希望她(Greta)能上台加入一起演奏、也希望她能把這首屬於她的歌聽到最後。這段話象徵了邀請復合(上台加入合奏)的意義,即使還沒準備好也希望她能待在原地聽完他的真心表白(聽完整首歌)。
  然後在某個段落Greta屏息以待,她想知道這首歌是否還能保有純粹的原樣?這個前男友和曾共度的美好戀情是否仍找得回來?結果就在一瞬間,隨著Dave用高亢激昂的假音唱出了改編後的歌曲,台下觀眾瘋狂歡呼,她明白一切都回不去了。

  比起兩個人私密的回憶和情感,Dave更在乎的是大眾的觀感,將專屬兩人的歌曲包裝成取悅大眾的流行歌,或許由商業角度來看並沒有錯,但對Greta而言這代表自己失去了獨特的地位,於是她也決定割捨掉這段已經變質的愛情,在歌曲還沒演唱完就轉頭離去。




  ​​​​​​​電影在〝愛情〞這個議題上,沒有給出皆大歡喜的結局,或者說當有了劈腿的設定後,整個故事就再也無法有單純的圓滿了吧。
  所幸音樂是好聽的,創作是令人興奮的,每一首歌都有其獨特意義的存在,構築出電影的情感。

  至於標題為什麼取「別低估創作者的纖細敏感神經」?只是想說那些欺騙、隱瞞、寶寶XX但是寶寶不說的小把戲,其實都逃不過平素最愛觀察的創作者眼裡。

arrow
arrow

    Allison艾厲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