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定殺戮日:無法無天  

  不知道為什麼,第一集被大家批評得很慘,但我個人是覺得沒那麼糟,只是就真的非常小成本,幾乎九成以上場景都在主角家裡拍攝完成。

  當初看的時候就有種感覺,這個非常具爭議性的「國定殺戮日」是政府高官和有錢人想的玩意,而手無寸鐵、更無寸金的貧苦窮人,就只能在這場慘無人道的殘酷殺戮日中被合法撲滅。
  對,我用了「撲滅」這個詞,極端一點的說,這些窮人在富人眼中和螻蟻蚊蟲沒有兩樣,數量龐大、沒有生產力、浪費國家資源,是活該被殺死的對象。

  這個論點在第二集《國定殺戮日:無法無天》更加被放大呈現,各種高科技規模的殺人組織,最後發現不是和政府、就是和有錢人有關聯。


  「捨棄窮人來節省政府開支」,政府制訂這節日,本質上是一個經濟剝削與淘汰弱者的殘忍政策。

  而那些掌握多數資源,坐擁千萬財富的政商名流,開始想出各種異想天開的殺戮遊戲。
  貧窮的受害者淪為有錢人的殺戮遊戲玩物,甚至競標拍賣可以參與殺人遊戲的資格,令人唏噓的各種荒謬情節上演。

  同時也有反抗組織起身準備推翻這些可怕的政權和有錢人,他們購買、搶奪並囤積槍火,想要伺機反擊。


  在這樣古怪的背景下,電影先以三條人物支線,逐一呈現他們在殺戮日前的各種準備與際遇,接著在殺戮開始,三條人物支線交會,匯集成在大街上躲藏逃命的主線。

  每個人對殺戮日有不同的想法,一對母子和一對即將分居的夫妻只想找個地方躲藏,平安度過這一天,只是遇上了不可抗力的意外因素而流落街頭;而一位退休警察則是主動上街尋仇,想要殺了害死他兒子的兇手。

  這邊也為殺戮日提出了另一種思考:如果有個時刻可以合法殺人,你會不會想將自己深惡痛絕的人除之而後快?
  或者更進一步的說,如果有個作惡多端、罄竹難書,卻逍遙法外的人,你會不會希望可以替天行道給予制裁?


  對我來說,《國定殺戮日》並不是什麼講求噴血、打殺場面的動作或驚悚片。
  (在還沒開始殺人前,面具人出場加上詭譎的音效是蠻令人心驚膽戰的,但等到真正開始殺人後就沒這麼可怕。)

  反而更像是一種人性與道德價值觀的反思,看人們在這種極度荒謬的制度下會選擇什麼作為。


  延伸閱讀:《國定殺戮日》觀後感:誰敢勇於反抗權威的不合理? 



arrow
arrow

    Allison艾厲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